中国教育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 程冰莹)当蓝印花布的靛青遇见哥特式几何线条,当汉代云纹在层叠褶皱中舒展新姿,5月26日,盐城工学院纺织服装学院 “经纬拾光”毕业设计展演以一场跨越时空的美学对话,在希望大道校区行政楼拉开帷幕。这场汇聚43个系列181套作品的时尚盛宴,将淮剧脸谱、剪纸镂空等非遗符号转化为可穿戴的文化密码,更以 “湿地精灵” 生态设计叩响产教融合的时代强音。
“经纬”二字,在本次展演中化作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坐标。学生们以蓝印花布为画布,用不对称剪裁打破传统形制;将剪纸艺术转化为镂空的新中式廓形,凸显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;将彝族银饰与土布碰撞交融;将淮剧水袖与洛可可褶裥叠合;尤为亮眼的汉代云纹系列,从漆器纹样中提取流动曲线,通过数码印染技术在面料上形成动态晕染赋予服装动态美感……不同设计风格,不同元素之间的碰撞与共生,构建起跨时空的美学对话,在方寸衣料间演绎文化传承。
“我们不是简单复刻传统,而是让非遗技艺成为设计的 ‘活细胞’。”D服工211班毕业生张梦婷指着蓝印花布系列介绍,其通过立体褶裥工艺,让平面纹样在服装三维空间中形成光影变幻,传统扎染技法与3D立体剪裁在此完成跨时空握手。
展演特别设置的 “湿地精灵” 单元,成为高校服务地方的生动注脚。以盐城珍禽为灵感的系列作品中,丹顶鹤的绯红冠羽化作渐变绡纱,麋鹿的分叉犄角解构为金属配饰的几何线条,勺嘴鹬的喙部轮廓被抽象为服装的立体褶皱。这些由师生历时半年打造的作品,既延续了2024年AI“湿地精灵” 秀场的科技基因,更通过环保再生面料与仿生设计,将黄海湿地的生态之美穿在身上。
“从设计稿到生产线的无缝切换,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核心逻辑。”纺织服装学院院长王春霞介绍,该学院与国泰华盛、江苏君霖纺织科技、悦达家纺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,将企业真实订单融入课程,2024届毕业生留盐就业率较往年提升显著。展演现场,南纬服装有限公司代表黄治亮直言:“学生作品中对产业需求的响应度,让我们看到了校企协同的丰硕成果。”
在《服装 CAD》与《立体裁剪》的课程中,在style3D虚拟设计软件的数字经纬里,盐城工学院“艺工结合”的办学理念已成为独特的人才培养体系。本次展演中,既有手工刺绣的温度,也有数码印花的精准;既有对传统织造技艺的考据,也有对智能服装领域的探索。
这场持续近一个半小时的视觉盛宴,凝聚着全体25届毕业生们的设计结晶,更是搭建育人阵地的创新举措。最后,活动以到场嘉宾、指导教师与全体毕业生的合影圆满谢幕。当聚光灯下的针脚串联起千年丝路与当代潮流,盐城工学院以一场毕业设计展演证明:唯有让传统工艺扎根现代科技的土壤,让教学链条紧扣产业脉搏,才能在经纬交错间,织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华裳。
https://share.app3.jyb.cn/news_d/a6a7d9fe002ff844c26f3d4cf19e40de?from=VjZDc29lWmRlREZnUWRtcXVVam1CRmZGYndqdE93STdjWUd3dGpjYmJ2NFdYbFlaSzRQOFlxWlB2WkJ3Qm5Tdg==